目前全球核聚變研究領域,哪國處于領先地位?中國的水平如何?
可控核聚變被認為是解決未來人類能源需求的最佳途徑,因為這種方法可以產生極高的能量,而且清潔無污染,用它發電被認為是未來人類電力來源的主要渠道。
正是由于未來使用價值巨大,所以數十年來全球各大國都在追求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實現,其中以美國、歐洲、蘇聯及后來的俄羅斯、日本、還有我國在這方面下的力氣最大,掌握的技術也最多,其實這方面還有一個國際合作項目——國際托卡馬克裝置,我國也參與其中。其反應堆位于法國南部海港城市馬賽以北約80公里處的圣保羅-萊迪朗斯小鎮,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、最復雜的磁約束核聚變裝置。
不過,除了這個國際性合作項目之外,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國家也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有著自己的研究,該領域的有些專家認為,真正可操作的可控核聚變技術或者最早誕生于自行研究的國家,因為相對而言國際托克馬克裝置的建造計劃比較慢,所以我國在這個領域也有著自己的獨立性研究。
據《成都日報》等媒體報道,我國四川省成都市一個研究中心開發的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“中國環流器二號M”目前建造順利,預計明年投入運行。它是由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承建,是開展聚變堆核心技術研究的關鍵平臺,目前工程安裝進展順利,預計2020年就可以開展相關科學實驗。
可控核聚變技術是通過原子的聚合核變來產生能量的,其原理與如今的核電站使用的核裂變技術并不相同,它的工作原理與太陽內部的核聚變情況類似,因此可控核聚變裝置又被稱為是“人造太陽”。
此前,我國科學院等離子體所2018年11月12日發布消息稱“人造太陽”項目獲得重大突破,首次實現加熱功率超過10兆瓦,等離子體儲能增加到300千焦,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,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這方面的最高成果,而“中國環流器二號M”理論上將可以達到1.5億攝氏度的高溫,將實現對先前成果的超越。不過該技術的工業化應用預估要到2035年才可以達到。
推薦閱讀
-
中國傳統文化為什么必須傳承和發揚?
關于中國傳統文化,為什么必須傳承和發揚?因為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悠久歷史,年年月月,日日時時都離不開它。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說明。首先我...
-
為什么中國人和美國人身高有差別?
中美身高差距正在不斷縮小,隨著中國人肉蛋奶攝入的進一步增加,平均身高還有上升空間!圖示:一項新研究表明,美國男性的平均身高排名下...
-
如果你是一個底層民眾,你愿意生活在中國還是國外?
謝謝邀答!良心話,我愿意生活在中國。理由有四條:一、兒不嫌母丑,狗不嫌家貧。雖然我是底層民眾,但這是我的祖國,是生我養我的地方...
-
中國、日本、韓國筷子有什么不同?
【筷子】是我們中華民族發明的日常飲食工具,隨著歷史的推移,逐步影響了東亞文化圈。筷子,是我們常用的飲食工具,是東亞文化圈普遍使用的...
-
中國鄉村與日本鄉村有哪些不同?
這個問題怎么回答都容易被人罵。五年十年前中國鄉村與日本鄉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,但是近幾年中國鄉村迅速發展,國家大范圍扶持三農,推出...
-
休耕符合中國國情嗎?
休耕是讓地力得到恢復的方式。目前,中國人均耕地1.4畝,不到世界人均一半。在我國,農業技術提高了糧食產量,還不能改變需要進口糧食...
-
以現在的中國國情來看,中國人口多少億才對政治,經濟,環境等各方面最好?
人口和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矛盾。要發展,人口太多不行。然而人口老年化,新生人口減少,會造成勞動力缺乏,年輕人負擔過重,會影響到經濟發...
-
為什么很多外國人到中國后,很容易適應中國的飲食?
有一份調查顯示,最受外國人歡迎的5種美食分別是:餃子、火鍋、紅燒茄子、虎皮雞腳、烤魚。這份榜單中包括了面食、地方特色飲食、菜系、小...
-
凝聚態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呢?我國凝聚態物理在國際上處于什么水平呢?
凝聚態物理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固體與液體,固體研究的相對比較清楚,液體則很難研究——比如讓你去計算出酒精的粘滯系數,這個就不好算。固...
-
中國藥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怎么樣?
中國藥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怎么樣?首先我們要明白這個專業是干什么的,其實這個專業跟生物并沒有很大關系。簡單地說,生物醫學工程的目...